把握好病蟲害發展規律
時間:2021-03-07 11:01:33
春季是害蟲的活躍期,要抓好害蟲防治工作。根據各種病蟲害的發展規律,找出薄弱環節,確定關鍵時期用藥,充分發揮農藥的作用,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例如,桃樹在開花前噴灑,一定要在開花初期噴灑(根據桃樹的面積和噴灑所需的時間,選擇無風天或無風天)。因為經過幾年的野外觀察,桃蚜為害初期,卷葉蛾開始叮咬,潛葉蛾交配產卵期,梨果蛾成蟲越冬世代開始和高峰期,可以消滅多種害蟲。
桃樹的花后藥物應該盡早噴灑,即80%的花會枯萎,這就足夠了,因為在這個時候,除了上述害蟲,這也是紅蜘蛛的產卵孵化期和潛葉蛾幼蟲的孵化期。
蘋果卷葉蛾的防治應把握好兩個關鍵時期:小幼蟲的第一高峰期;第二個階段是小幼蟲越冬期的開始(9月中下旬)。在樹枝和樹干上綁上布條、草繩和其他物體,捕捉小幼蟲,并在冬季和春季焚燒。桃小蠹成蟲羽化高峰期為4月20日至5月20日。羽化后飛到附近的桃樹上,咬傷枝干背面的表皮,形成傷口,滿了又回到原來的地方,使受損枝干的傷口在高濕度氣候下流膠。據觀察,桃樹小蠹的飛行距離約為50米。第二代在8月初受損。近年來,果農只注重對第二代的防治而忽視了對第二代的防治,這是果農反復防治和大量發生的根本原因。最好的方法是及時處理切割和鋸下的樹枝(尤其是厚度超過1cm的樹枝)。
另一個例子是在桃桑中控制白蚧和扁蚧。這兩種介殼蟲一年有兩代?,F在果農只注重對第二代的控制,而忽視了對第二代的控制,(有人認為錢已經賣出去了,根本沒有第二代的控制)這是每年某個地塊上這兩種介殼蟲發生的主要原因。核桃舉肢蛾是一個老問題,但不少果農仍然不能抓住這個機會。不能達到應有的控制效果。據觀察,防治期為6月25日至7月15日,需噴灑兩次等。
提示: 內容來自網友投稿,內容真實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