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時間:2021-07-12 10:12:59
育苗:9月上旬、中旬播種,每畝苗床施用腐朽有機土雜肥4立方米,過磷酸鈣15kg,播種量4-5kg/畝。2、土地整理:種植前,每畝施有機肥1500-2500kg,磷肥4-6kg,鉀肥5kg,并將邊界平整,寬2M,高0.2M。3.定殖:行距20cm,株距16-17cm,定殖深度2-3cm。播種時間為9月1日和9月中旬,苗床每畝播種量約為4-5kg。播種前,種子應在冷水中浸泡不超過12小時,然后用濕布將種子包裝號置于20-24℃的環境中促進發芽。在此期間,應每天用清水沖洗一次種子,并在種子剛剛暴露時播種。每畝苗床施用腐朽有機土雜肥4立方米,過磷酸鈣15kg,然后做畦。
苗木出苗后,結合澆水,每畝施用10公斤尿素,還應注意防治霉變和青枯?。慨€使用40%150克100%30-40公斤,稀釋水噴霧),。
土地整理。
在土壤疏松、有機質豐富的砂壤土中進行常規選擇。在種植前,每畝施1500-2500kg有機肥,4-6kg磷肥和5kg鉀肥,然后整平邊界,寬2m,壟寬0.27m,高0.2m3、 殖民化。
如果是覆膜田,移植時間為11月15日至11月20日。如果田間沒有覆蓋塑料薄膜,移植時間為10月20日前后。種植時,行距約20cm,株距約16-17cm,種植深度約2-3cm。葉鞘直徑6-7mm,單株鮮重4-6g。施肥。種植后15-20天左右施用緩苗肥,每畝施用5-6kg尿素(施肥后澆水)。
種植后約30天,施用毛樹肥,每畝施用5-6公斤尿素和5公斤硫酸鉀。
洋蔥有8-10片管狀葉子。球莖開始膨大時,施用促頭肥,每畝施用5-7公斤尿素和8公斤硫酸鉀。水。播種后,澆水1-2次,促進慢苗生長。慢苗后,控制澆水量。
在土壤凍結之前,宜將冬季的水倒一次,以便水剛好滲入土壤中。
返青后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不頻繁)。
當平均溫度上升到15-16℃時,進入葉片生長的高峰期,澆水3-5次。
球莖膨大前10天澆水一次,然后進行間作和蹲苗。
當球莖接近成熟時,在收獲前7-8天減少澆水并停止澆水。
提示: 內容來自網友投稿,內容真實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