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追施尿素方法
時間:2021-07-11 18:14:20
div class=" ddml clearfix"div class=" ddml-l fl"span導語span
本文匯總了小麥追施用尿素還不好,小麥追施尿素方法,小麥追施尿素注意事項。
divdiv class=" ddml-r fr"div class="ddml-r-t"span目錄spandivul class="clearfix"li1、a href="#tab1"怎么判斷春小麥該追肥?追肥用復合肥還是尿素?alili2、a href="#tab2"小麥追施尿素怎么施不浪費?小麥追施尿素要點及三忌!alili3、a href="#tab3"尿素的利用率高不高?小麥田追施尿素時間階段alili4、a href="#tab4"小麥追肥尿素用大顆粒還是小顆粒?小麥追肥尿素如何aliuldivdivdiv class="dayu_new" id="tab1"div class="nr"i1ih3怎么判斷春小麥該追肥?追肥用復合肥還是尿素?h3div class="new_cont"
隨著三月份即將來臨,小麥進入了快速生長的階段,從返青期到揚花期,貫穿著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生長并進的過程,為了使小麥穗齊、稈壯、穗大、粒多,春季追肥是很關鍵。那么怎么判斷春小麥該追肥?追肥用復合肥還是尿素。
怎么判斷春小麥該追肥。
看麥田肥力基礎,土壤質量較好,在播種小麥之前進行過基肥施用的土地,或者是已經根據配方施用過肥料的土地,在春季能夠滿足小麥的生長需要,就可以不使用或者少使用化肥。但是對于肥力較差的田塊,在節后追肥時,要配合磷肥、鉀肥同時施入。
看麥苗發育階段,確定施肥時間。按照淮河流域小麥的生長發育階段,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追施肥料的較佳時間,這個時間小麥的一節長度基本上已經穩定下來了。第二節正在生長。這樣就不會因為一節過長造成小麥的抗倒伏能力過低。這個時期追肥有利于小麥生長的健壯,還能有利于在拔節期抽穗,將穗粒數量提高。
看麥苗長勢長相,小麥的葉子顏色嫩綠,一看就是很健康的,并且小麥的群體比較大的就可以不追肥了。凡是土壤肥力較差,苗情長相較差,單株分蘗少,群體數量小的小麥,每667m2麥田要追施尿素6~8kg,或碳銨15kgdivdivdiv style="clear:both"divdivdiv class="dayu_new" id="tab2"div class="nr"i2ih3小麥追施尿素怎么施不浪費?小麥追施尿素要點及三忌!h3div class="new_cont"
小麥追施尿素對小麥的生長有很好的幫助,但是如果在小麥追施尿素時不注意施用方法,而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提醒農民朋友,用尿素追施小麥時應該做“六要”和“三忌”。
小麥追施尿素的六要。
要掌握好用量。
適宜的畝施用量為8-12公斤。
要施用均勻。
使用不均勻會造成小麥燒苗,還會造成肥料浪費。
要深施覆土。
應盡量深施覆土,以10-15厘米深為宜。
要提前施用。
春季追施小麥時,應比其他氮肥提前5-8天。
要與磷鉀肥配合施用。
要配施磷、鉀化肥,才能滿足小麥對養分的需要。
要根外追肥。
小麥中、后期根外噴施尿素,濃度為2%,即在50公斤水中加1公斤尿素,可噴施1畝麥田,共噴3-4次,間隔8-10天。
小麥追施尿素的三忌。
忌和堿性肥料混合施用。
用尿素追施小麥時,不能和氨水、碳酸氫銨、草木灰等堿性肥料混合施用。
忌施于地表。
尿素易溶于水,撒施地表不覆土,養分溶于雨水而流失,還會黏在葉面上造成小麥燒損。
忌施后大水澆灌。
尿素在土壤中以分子狀態溶于水中,雖能被土壤吸附保存,但施后大水澆灌、串灌,尿素未被吸附就會被沖失掉。應于細水浸調為佳。
小麥追施尿素怎么施不浪費。
根據土壤肥力確定追肥數量實踐證明,對中低產田地塊增加施肥量,可以顯著地提高產量。對高產田塊則保持一般施肥水平即可。
在作物營養盛期追肥提高追施化肥利用率的關鍵是要掌握各種作物對養分吸收的臨界期和更大效率期,盡量做到在作物的營養盛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做到深施覆土實踐證明,把尿素施在地表面常溫下4~5天后,大部分氮素便氨化揮發掉,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尤其是在石灰性和堿性土壤的表面,其氨的揮發損失更為嚴重。因此,在用尿素給旱田作物追肥時,盡量是刨坑或開溝深施10厘米以下,這樣才能使尿素處于潮濕土之中,有利于尿素的轉化,也有利于氨態肥被土壤所吸附,減少揮發損失。
要與作物保持一定距離因尿素含氮量高,養分濃度大,具有很大的吸濕性。因此在追肥時,要防止把尿素施在作物根系附近,更不能把尿素掉進作物的心葉里,以免燒幼苗,影響生長,一定要與作物保持一定距離。
提前施用因尿素是一種低分子的有機化合物,施入土壤后要有個氨化過程,轉化為一種揮發性很強的碳酸銨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用尿素給作物追肥時應比其它氮肥提前7天左右施用。
不與堿性肥料混施尿素屬于中性肥料,追肥時切忌與堿性化肥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如果與堿性肥料非混合施用不可時,也要錯開施肥日期,一般隔3~5天即可。但尿素與氯化鉀、磷礦粉和過磷酸鈣等肥料混合施用時,其增產效果很顯著。
追施后不宜馬上灌水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被分解轉化前,是不能被土壤所吸附的。如果在追后馬上灌水,會造成尿素的大量流失。土壤缺水嚴重,非灌水不可時,也要做到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在給水稻追肥時,應考慮到尿素在轉化前流動性較大的特點,追施后更不能馬上灌水,一般在追后3~5天灌一次小水為宜。
divdivdiv style="clear:both"divdivdiv class="dayu_new" id="tab3"div class="nr"i3ih3尿素的利用率高不高?小麥田追施尿素時間階段h3div class="new_cont"
關于小麥追施尿素,很多農戶說應該用多少,怎樣正確使用尿素,為了提高尿素使用利用率,今天和一起了解下尿素的利用率高不高?小麥田追施尿素時間階段。
尿素的利用率高不高。
深施尿素無論作底肥還是作追肥,均應深施覆土,施肥深度10-12厘米為宜;尿素深施可明顯提高利用率。據試驗,尿素表施或淺施2-3厘米,利用率僅30%;施肥深度5厘米,利用率為45%;深施10-20厘米,利用率可達65%。
早施尿素屬于酰銨態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轉化成銨態氮才能供根系吸收。施用時間過晚,不僅不利于肥效發揮,而且可能引起作物貪青晚熟。
噴施尿素分子體積小,容易被葉片吸收,是適合葉面噴施的化肥。葉面噴施針對性強,吸收速度快,不受土壤環境因素影響,養分利用率高,且施肥量少,增產效果顯著,尤其在土壤環境不良,水分過多或干旱,土壤過酸或過堿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和作物急需氮素營養以及作物生長后期根系活力衰退時,采用葉面噴施可以彌補根系吸肥的不足。
混用尿素與有機肥、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可以保持土壤養分平衡,大限度地提高養分利用率和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
小麥田追施尿素時間階段。
首先對于尿素相信種植戶都不陌生,尿素屬于目前含氮量高的氮肥,是一種中性肥料,并且容易保存,適用于各種土壤和植物,對土壤的破壞性小,所以非常受市場的歡迎。
雖然尿素很好,但是使用不當同樣會造成小麥生長受到影響,所以必須科學的使用尿素。首先我們需要來看一下氮肥在小麥生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氮肥是小麥生長過程中的重要元素,氮元素能夠促進小麥的根、莖、葉、孽等的生長發育。土壤中的氮元素的含量直接影響小麥的生長狀況,以及后期的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小麥一生中對氮元素的吸收有兩個高分期,一個是小麥從出苗到拔節這段時間,這是小麥的生長前期,這段時間對氮元素的吸收達到一個高峰,占全部氮肥吸收量的40%左右。第二個高分期是小麥生長的中期,從拔節到小麥孕穗這段時間,氮肥的吸收量占總量的35%左右。了解這一點有助于做好小麥追施氮肥的工作。
拔節期。
對于旺苗和壯苗來說,返青之后要以控為主,推遲春季肥水,在拔節期追施氮肥。這個時期能增加籽粒重量,而且在分蘗結束之后,有一個現象,分蘗數多,不代表穗數就一定多,會有一些無效蘗。
在拔節期及時追施氮肥,減少無效分蘗,那么小麥的穗數就增多了,這樣才能提升產量。這個時期追肥主要用尿素,一般每畝追施30~40斤,有些地方每畝追施70~80斤,這個用量過大時,小麥吸收不完,浪費的較多。
孕穗期。
小麥孕穗期追施氮肥,能夠提升小麥的品質,增加結實率。孕穗期追肥可以用葉面肥,尿素溶液的濃度也要注意,每畝用50克尿素,也可以和其它防治病蟲害的藥劑混合噴施。
灌漿期。
灌漿期也是小麥高產沖刺的關鍵時期,主要是促進粒大、粒飽,提高重量。在澆灌漿水時,可以隨水沖施5斤左右的尿素。也可以結合一噴三防噴施尿素溶液,搭配磷酸二氫鉀和蕓苔素一起做葉面肥,防止早衰,又能增加重量。
divdivdiv style="clear:both"divdivdiv class="dayu_new" id="tab4"div class="nr"i4ih3小麥追肥尿素用大顆粒還是小顆粒?小麥追肥尿素如何h3div class="new_cont"
春節前后,冬小麥需要進行追肥,那小麥追肥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小麥追肥用尿素,現在市場上賣的尿素有大、小顆粒之分,該怎么選擇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麥追肥尿素用大顆粒還是小顆粒。
根據苗情施肥。冬小麥的苗情可分為群體和個體兩個方面,將群體與個體綜合起來看苗情,如果麥田屬于群體大、個體旺的苗情,首先要適當控制其長勢,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30-40克加水30公斤噴霧,控制旺長。其次,這類麥田應將追肥時間向后推,當麥苗長到倒二葉時,就是小麥穗分化到四分體時進行追肥,恰到好處。過早追肥不好,過晚也不利于產量形成。對于晚播瘦弱小麥,多在3月上旬,小麥植株主莖首節間長度已經定長,第二節間正在起身伸長時施肥,這樣不會造成莖部節間太長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冬小麥年后追肥的數量應統籌考慮土壤肥力和麥田前期底肥施用情況。根據麥田生長的實際情況,小麥生育期氮肥的總用量一般為13公斤/畝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達到13公斤/畝,而且施肥位置較淺(10cm),麥田群體過旺的話,可考慮不施或者少施氮肥。從越冬苗數來看每畝有40萬頭以下的麥田或仍處于單根獨苗的麥田是施肥的重點,施肥數量以畝追尿素8-10公斤為宜。
要根據天氣條件和肥料種類,采用相應的施肥方法。天氣晴好,麥田比較干旱,必須以澆水為主,推后追肥。對墑情好的麥田,以畝施磷鉀復合肥5-7公斤為宜。
大顆粒尿素與小顆粒尿素在施用方法、肥效上都有什么異同點。
大、小顆粒尿素,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態性氮素分子,而且含氮量都是46%。只是兩者的粒徑大小不同,大顆粒尿素相對小顆粒尿素粉塵含量低,抗壓強度較高,流動性好,可散裝運輸,不易破碎和結塊,適合于機械化施肥。
尿素都是分子態氮,它們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數量不多,要在土壤中轉化成銨態氮后才可以大量吸收。所以尿素無論顆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時都要比碳銨提前幾天。
注意,大小顆粒尿素都不能與硝酸銨、硝酸鈉、碳酸氫銨等吸濕性強的化肥混合使用。
大顆粒尿素的溶解速度稍慢,適于做基肥,不宜做追肥和沖施肥施用。它的顆粒大小與磷酸二銨相匹配,可以用做摻混復肥的材料。
小顆粒尿素適用于各種土壤和各種農作物,是含氮高的氮肥,可作為基肥和追肥施用。將小顆粒尿素作追肥使用時,應該是條施或穴施,盡量不要撒施。若無法條施或穴施時,則在小雨前后比較好,土壤濕潤時撒施。作返青肥時用量不宜過多,作分蘗肥、穗肥時要施足。作根外追肥時也有一定增產作用。小顆粒尿素宜做葉面施肥,其濃度一般為0.5%~2%。
大顆粒尿素價格略高于小顆粒尿素。
小顆粒尿素溶解和釋放的速度要稍快一點。大顆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釋放稍慢一點,二者肥效的快慢之差是很小的。做追肥時,小顆粒尿素的肥效要稍快于大顆粒尿素的肥效。而從損失的角度來比較,大顆粒尿素的損失較小,同時大顆粒尿素縮二脲含量低,這對作物有利。
divdivdiv style="clear:both"divdiv
提示: 內容來自網友投稿,內容真實僅供參考